王姜慧  2017级应用心理学班

Some books are to be tasted, others to be swallowed, and some few to be chewed and digested; that is, some books are to be read only in parts; others to be read, but not curiously; and some few to be read wholly, and with diligence and attention.

——Francis Bacon

 

如果不是这个活动,我想我不会接触并深入读这本书。从书名看,我可能会轻率地认为这是指导小孩子读书入门的工具书。《如何阅读一本书》,在这个基础教育普及的时代除了小孩难道还有谁不会读书吗?这是我看到书名后的第一个念头。但真当我安下心开始读这本书,才发现自己的浅薄。

书是关于阅读的艺术,读书不能止于娱乐消遣或是吸收信息,要知道,一本好书是为了增强理解能力而生,是作者想传达给作者他的思想和知识而写。阅读就像一场妙趣横生的投球游戏,作者是投球手而读者是捕手,而书就是他们互相过招的媒介。作者说,只有一种方式是真正的在阅读。没有任何外力的帮助,你就是想读这本书,只凭内心的力量,主动地让一本书向你既有的理解能力做出挑战。只有这样阅读才能帮助我们增长心智,不断成长。

书的序言介绍了这本书的写作背景。近些年来,我们的社会,与阅读这件事,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九年义务教育的普及,大部分人都是识字且能读书的;电脑手机的风靡,几乎所有人都参与到网络的热潮中,每天从各种媒体平台接受来自社会四面八方的繁杂信息。我们本是掌帆人,但又仿佛被这浪潮玩弄得脑中空白,无力顾暇内心的生息。

这些泛滥的资讯并不能使我们的理解能力得到提升,反而会一定程度上阻碍我们的思考。现代媒体总是精心设计规划要呈现给观众的东西,事先替观众整理思路,从而使我们的大脑越来越懒惰。我们现在每天读到的文字,是以前的几倍多,但是阅读的数量并不能代表其质量和思考的深度。换句话说,读书这么多年,自己是否真的知道如何读书呢?

就如弗朗西斯·培根(Francis Bacon)所说,书有可浅尝者,有可吞食者,少数则须咀嚼消化。本书的作者也就阅读的类型分了四个层次:基础阅读、检视阅读、分析阅读、主题阅读。

基础阅读是我们在小学阶段就已经掌握的阅读方法,小学的我们已经熟识了大部分的常用字,知道浅显的文章在说什么,也有了初步的写作能力。读者要做的就是在阅读时提出问题并能从书中找到答案,我们做笔记,梳理文章大意。因为只有当我们能独立阅读时,我们才能自己探索喜欢的。这是一个学步的阶段,为以后能流畅的健步如飞做出努力。

而到了检视阅读的阶段,毫无疑问我们有更多的书可以读,那么这时候的阅读就更有选择性了。在漫漫书海寻出想读也值得读的书最好先大致略读再决定是否做分析阅读。依次检阅序言、目录和简介,再从书中挑选连续读几页,最后读一下结尾几页,大致就可以梳理出一本书的主题了。

系统略读可以让我们在比较短的时间内了解一本书的大意,确定是否值得花时间在它上面了。这种阅读方法以前我是不以为意的,拿到一本书总是先看书名再看感兴趣的篇章,然后根据有趣程度再做进一步阅读。然而我的方法弊端就在于,并不是所有书的简介都和其实际内容的充实程度成正比的。有些书宣传文案写得妙趣横生噱头满满然其内容并不是很有含金量,而当我发现这本书并不值得我细读的时候,我已经浪费了不少时间了。检视阅读就像一个打谷的过程,能帮助你在槽糠中过滤出真正营养的谷粒。

略读固然能为我们节省时间,但有些经典书籍,就是需要我们细细咀嚼,品尝个中滋味的。读这些书时,我们就要完整阅读,耐心消化。

这本书最主要的内容就是在说如何进行分析阅读。分析阅读的步骤同样也是从书的书名、前言开始,完整地将它阅读一遍再试着用小段文字概括叙述整本书的内容,这也有利于更深刻地理解主题。然后再读书的重要篇章,以致能形成更清晰的整体架构。

一本好书是不能吝于时间的,一方面它总有那样广阔的内涵藏在字里行间,每次读都能有不同的感悟;另一方面阅读就是为了理解能力的提高。而理解的提高往往是在起初晦涩难懂的时候不放弃地思索时获得的。阅读的一部分本质就是被困惑,而且知道自己被困惑,这时读透一本书的敞亮就会让人油然生出成就感。分析阅读的主要目的已不在于那些功利性的目的,而在追寻理解,获得内心的满足感,这也是阅读的迷人之处吧。

但一本书仅仅读完还不够,还要能反思,能公正地评断一本书。相信每一个认真读书善于思考的读者都会在读书后得到自己的判断和感悟。在你确定了解这本书之后,自然会得出自己对这本书的评论。当然评论不是武断地否认自己不认同的东西,更不是对作者观点的全盘接收,而是尊重知识与个人观点的不同,在理论基础上做出批评或赞赏。一个人如果不能自动自发地运用独立的判断能力,他根本不可能学到任何东西。

史书为例,它既是由人写就,就免不了要带些史学家个人的观点偏好。如果仅是读了一本史书就全然相信那段历史如此很显然是鲁莽的,因为同样的事情在不同人的嘴里也可能是不同的。对于一些带有主观的书,我们读后应有自己的考量,在思索中成长。

最后也最高级的阅读方式,主题阅读。这种阅读方式需要你下很大功夫,要读很多书,并列举出这些书之间相关之处,提出一个所有的书都谈到的主题。借助所阅读的书籍,主题阅读者要能够架构出一个可能在哪一本书里都没提过的主题分析。因此,很显然的,主题阅读是最主动、也最花力气的一种阅读。但同样也是回报最丰厚的一种阅读。

就我所主修的应用心理学来说,心理学有着自然科学和哲学的特性,需要同时用理性和人文的眼光来看待。而心理学又是一门年轻又复杂的学科,人思想的独一无二和现代心理学史中各流派的辩论纷争更是使统一观点成为不可能。这时候,主题阅读在比较各流派看法和实验方法的优劣时就非常重要了。我们要有自己的独立思考和判断能力,读不同流派大家的书,比较各个流派的优劣,形成自己对心理学的认识。最花力气的主题阅读会带给我们最长远的收益,加深自己对学科的认识。

不论哪种阅读方式都是我们在读书成长的过程中必不可少的,我们也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运用阅读方法,以得到最大的阅读效果。好的阅读,也就是主动的阅读,不只是对阅读本身有用,也不只是对我们的工作或事业有帮助,更能帮助我们的心智保持活力与成长。通过阅读,自己的心灵和外部世界、和古典先贤、和社会各个层面、和知识各个层次产生了联系。这种联系,将雕刻出不同的灵魂塑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