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赞同,直面死亡就如同直视骄阳一样,是一件既痛苦又困难的事情,但是一件十分有必要的事情,因为那样可以让我们充分觉知地活着,在有限的活着里真正的活着。用书里的话说,增加我们活着的清晰度。

——题记

 

孔子说“未知生焉知死”,逝者如斯,光阴如梭,生的事情都还没弄明白,管死干什么呢?这是中华民族典型的务实思想和“对鬼神敬而远之”的生死观。我们中国人持有世俗生死观,对死亡采取一种很奇怪的方式——死亡禁忌。通常人们不愿意提到“死”字儿,电话号码、车牌号码、门牌号码都不喜欢带数字4,好像和它沾边就不吉利。

正如书中美国精神病学界泰斗阿道夫梅尔所说, “不要搔那些还不痒的地方”,对死亡避而不谈。鲁迅先生的小说里讲这么一个故事:家生个大胖小子,喝满月酒,过来一个亲戚朋友:“这孩子长得天庭饱满将来一定做大官!”,主人很高兴,去喝酒了。又进来一个说:“这孩子很富态,将来一定会发财啊!”。第三个进来一个傻子:“这孩子以后一定会死。”,一阵乱棒打出去。我们就这样真真切切的避而不谈让我们听着不舒服的死亡。

但是大家有没有想过,不搭理死亡这件事我们就真的能逃避死亡吗?人生有限,只想生的问题不想死的问题,按照本能的方式、习惯的方式去生存,终有一天死亡来了,你才恍然大悟,哎呀,我这个问题怎么早没想它?让我重新再来一遍,我不会再这样庸庸碌碌地度过一生。可惜为时已晚。其实感觉良好与感觉不好同样重要,感觉良好,你会对自己充满信心,效能感和正能量爆棚,更好的面对将来的东西,感觉不好会引发你发现问题,然后解决问题,从而更好的面对问题,你还可能为自己对自己的更深了解而欢欣鼓舞,因为有问题迟早会暴露,早点解决可以更早的行动。

逃避对死的思考其实在某种意义上就是在逃避对生的思考。你没有充分地意识到人生的有限性。我们每个人其实都认为自己其实是无限生存的,谁也不会成天想到明天我会死,尤其是年轻人。我们讲“人终有一死”,而且很可能只此一生!你怎么才能让“只此一次”的人生过得有意义?如果你不考虑“只此一次”,不考虑“人终有一死”,你怎么能让它过得有意义?你拖延对死的思考也就意味着拖延对生的思考,因为你没有考虑人生的意义的问题。我们每个人只能自己去死,你自己面对自己的死亡,没有别人能够代替,死是一丝一毫也拿不走的!正如没有人能代替你死,也没有人能代替你觉醒。

向死而生也就是书中所说的觉醒体验,亚隆医生用长达十余年的时间与濒临死亡的晚期癌症患者密切接触,发现他们中的许多人,非但没有陷入麻木的绝望,反而产生了积极而深远的改变。这些人放弃了生活中无关紧要的琐屑之事,重新安排了人生的重心; 他们主动选择不做违背心意的事情; 他们花时间与至亲至爱更深地交流,他们对生命中原本平常的事物,比如变幻的四季、美丽的大自然以及节日或是新年的来临等等充满感恩。许多研究还表明,这些晚期癌症患者不再对其他人感到恐惧,他们有勇气去冒险,而很少会担心被拒绝。他的一个病人幽默地对他说:“癌症治好了神经症。”另一个病人则告诉他,自己人生的遗憾就是直到身体里长满癌细胞了才知道一辈子该怎么活。

海德格尔提倡“提前到死中去”,“向死而在”。“提前到死中去”不是叫你去自杀,它恰恰类似于我们中国人所说的叫做“置之死的而后生”。你不要等到七老八十了之后才想我这一辈子过得真不值,如果让我再重新来一遍我会如何如何珍惜。为了不要在那个时候有这样的后悔话,我们现在就应该想!我们想为什么自己想做的事情做不了,前怕狼后怕虎,庸庸碌碌。人都要面临终有一死,有什么事情你不能去做呢?有什么事情你不能去尝试,去实现呢?正因为我们真切地认识到了死,我们才会更好地把握当下,为明天的一切可能性有所作为,不再选择庸庸碌碌,也不会迷失在那些看似重要实则次要的事情中无法自拔!我们知道人生苦短,尽最大的努力来不枉此生!说到这里我们想到中国人有句话一提到生死问题,一提到名利问题,叫做“赤条条来去无牵挂”,财富名利,生不带来死不带去,让你对人生要看开一些。正如叔本华所说,物质财富、荣誉就好像海水,喝的越多,越觉得饥渴。到了最后,我们不但没有占有财富,反而被它们控制。但是我们反过来思考,来之后去之前,恰恰是你有牵挂的人生!你何不去牵挂一把?人生终有一死,当然我说“也许”只此一生,因为另一个世界的事情我们不知道,不在考虑范围之内。你只有这一次机会,你怎么让它过得轰轰烈烈,怎么让它过得有意义有价值?而这个意义和价值并没有非得要一个客观标准,你财富积累到什么样的程度你才叫成功?你把公司办到多大你才叫成功?没有,只要你自己达到一种自我完善,实现自己的这样一个程度,这就足够了。“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旦夕祸福”,地震、海啸、车祸、各种的污染、疾病...很多不确定的因素,就像悬在头顶上的一把利剑,它哪天落下来,你并不能不知道。我们能做的只有把握好现在的每一天,因为现在的每一天都是往后生命中最年轻的一天,而这些,都是向死而生的深刻觉醒。

 

无常

讲的是爱丽丝的故事,爱丽丝经历了丈夫患阿尔兹海默症以来,每个残酷的阶段,直到丈夫的去世。当她一个人站在贩卖空空的房间的时候,她意识到了无常这个词。她意识到自己处在无常之中,就像这栋房子先前所有的主人一样,每个人都是匆匆过客,房子本身也属于无常,总有一天它会腾出地方来给其他的房子。读到这里的时候,我的内心是震撼的。我没有经历过自然灾害或重大变故,所以从来没有意识过无常:我们现在脚踏的每一寸土地,呼吸的每一口空气,我们所做的一切注定会被遗忘,连整个星球最终都会归于尘土,我的脑壳和骨头脱离身体,包括我此刻的想法以后也会有人有同样的想法,而我们也会变成后代的前人,住过的房子材料里面的每一块石子都可能会变成别的什么地方的材料。想到这些是有点悲伤的,仿佛觉得此刻的一切都是无意义的,但是想到我是和我的朋友们,亲人们在同一个时代生活和死去,就没什么好怕的了,这就是书中所说的人际联结的作用,“就好像在一个漆黑的夜晚,我独自一人乘坐着小船漂荡在港湾里,我看见很多其他船只的灯光,我知道我没法到他们那里,也没法加人他们,但是看到这些灯光在海湾里跃动是 多么令人安慰啊”。

选择

派特的伴侣故事,选择了这个人作为自己的人生伴侣,在一定程度上意味着拒绝了与更优秀的人相伴一生的机会。每个“是”都隐含着“不”,每一次选择都意味着放弃别的东西,而每一次放弃都使我们意识到生命的有限和短暂。

别人对自己的看法

别人对自己的看法是幻觉,任何时候都可能改变。在意别人对我们的看法会使我们成为奴隶,驱使我们忍不住考虑别人是怎想的。更糟的是,那不过是我们头脑中所以为的别人的想法,毕竟我们永远不可能知道别人到底在想什么。事件本身并不能扰乱我们,关键在于我们如何看待它,内在的平静正是来源于此。

战胜死亡恐惧方法

伊壁鸠鲁指出,既然灵魂在肉体死亡时同样死去,烟消云散,死对我们来说也就无所谓。我们感觉不到那分解掉的东西,任何感觉不到的东西也就和我们没有关系。换句话说: 当我活着的时候,无所谓死亡; 当我死去的时候,我已经不存在了。为什么要害怕那些我们永远也感觉不到的死亡呢?既然我们死了,我们就不会知道自己死了,那么,死又有什么可怕的呢?

波动影响

波动影响即生命延续,通过生育下一代来传递我们的基因,或是通过器官捐赠使我们的心脏在另一个人的身体内跳动,或是捐献眼角膜让另一个人重见光明。还包括在政治、艺术、金融领域获得了杰出成就,推动该领域的长足进步;以某人之名设立奖学金,捐助相关机构或建筑;对基础料学做出杰出贡献,其他科学家将在此基础上能续发展。除了这些将自我投射于外在世界的方法之外,更基本的“波动影响”是每个人死后在分子水平上又将重新成为自然的一部分,重新为未来的世界添砖加瓦。

宗教信仰

信仰宗教者认为一切都会消失,那么生的意义何在?只有信仰才能带来意义感、智慧和道德准则,只有上帝才能为自己指明人生之路。亚隆先生不认为这是一种理智的反应。那些意义、智慧,道德准则还有活得不好并不依赖于对上帝的信仰,当然,宗教信仰的确让信徒感觉不错、得到心灵的慰藉并且自我感觉品德高尚,那正是宗教被创造出来的目的所在。但他说他没有信仰,并且认为自己活得很好。“我遵守人类共同约定的道德准则,我遵守医生的职业道德,投身于治病教人以及帮助他人成长之中,我过着品行端正的生活,对周围的人充满同情心,与家人之间有着亲密的关系,我不需要宗教来给我进行道德指引”。我很赞同这样的想法,我有合乎社会和法律要求的道德判断、人生规划,当然,我也支持宗教信仰自由。

心理咨询师

在讲到提姆的故事时,形成了对心理咨询师的认识,他们需要接受病人的各种无理取闹,至少在我看来是,例如咨询之前说自己有宗教信仰强调只做一次咨询,来看病还要带录音机,还有各种荒诞不经的古怪想法,且经常以某种不恰当也不合逻辑的方式对治疗师做出反应,甚至病人在没有任何背景原因的情况下对治疗师持怀疑态度。觉得做好这个职业不容易,同样,作为教师,我们要尊重每个学生的家庭背景,个体差异,个性特征,人格,公平对待每个学生。

(作者:吕佳丽 2017级教育学学硕 教育学原理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