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5日,由苏州大学教育学院主办青年学者沙龙在1005-5534中会议室成功举办。本次沙龙邀请了学院许丹东副教授、金国副教授两位青年学者分享最新研究成果。沙龙由唐斌教授主持,曹永国教授、黄启兵教授、余庆副教授等担任与谈人,整场活动学术氛围浓厚、讨论热烈。
两位青年学者分别从博士生培养与中外教育交流史维度展开研究分享。许丹东副教授以“博士生的科研自主性:概念、维度与理论模型”为题展开汇报,从当前博士生培养的现实问题出发,系统梳理了“科研自主性”的概念内涵、关键维度,并构建了相应的理论模型。他指出,博士生科研自主性的发展不仅关乎个体成长,更直接影响学术创新与高质量人才培养。现场他还分享了多项实证研究成果,引发了广泛共鸣。金国副教授以“中加教育与文化交流:被遗忘的‘共有的历史’”为题,带来了基于珍贵历史文献与档案资料的最新研究。报告中金国副教授回顾了中加两国在教育与文化领域长期被忽略的“共有的”互动历程。他提出,在中加建交55周年之际,回望中加两国百余年教育与文化交流历程,不仅是为了总结其中的经验得失,更是为深化当下中加教育文化互动、展望双方“共有的未来”提供历史镜鉴与现实支撑。
分享结束后,现场四位与谈人结合自身研究领域,对两场汇报进行专业评议:或从题目内容的斟词酌句进行探讨,或从史料挖掘的针对性给出方向,或从理论建构的严谨性提出建议。现场思想交锋热烈,多位同学也积极参与讨论,就科研自主性与导师的关系、历史研究的当代意义等问题提出见解,展现出苏州大学教育学子扎实的学术素养与活跃的思维活力。
本次青年学者沙龙不仅是一次学术成果的展示会,更是一次激烈的思想交流会。未来,学院将持续举办此类学术活动,搭建院内学术交流平台,推动青年学者学术成长与师生思想碰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