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29日下午,教育学院党委在学院1005-5542研讨室举行《教苑・师说》活动启动仪式,并开展第一讲“启智润心教学相长”。活动由学院教学副院长曹永国主持,学院党委书记宋清华、受邀教授专家及青年教师代表参会。
《教苑・师说》旨在分享教师教书育人中的家国情怀、人文理念、科学精神与育人智慧,弘扬教育家精神,激励新时代青年师生砥砺前行。活动邀请了传媒学院系主任、江苏省教学名师胡明宇教授和教育学院院长助理、江苏省高校微课教学竞赛一等奖获得者付亦宁副教授,与青年教师面对面交流座谈。两位教师均获苏州大学“我最喜爱的教师”称号。
活动伊始,曹永国副院长对两位教师表示欢迎,强调学院为青年教师搭建此次交流平台的初衷——助力青年教师打造课程-专业-学科“大思政”格局,推动思政教育、课堂教学、教学研讨、竞赛与培训融合,为青年教师提供系统化培养与个性化指导。他指出,当前教育教学改革进入新阶段,教育学院教师需进一步强化使命感与责任感,以更高标准投身教育教学工作。
宋清华书记表示,《教苑・师说》以教育家精神为指引,将通过交流成长助力青年教师解决教学困惑、提炼优秀经验,引领大家扛起“为党育人、为国育才”重任;在提升教学质量、惠及学生的同时,实现个人与校院目标同向,为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加快建设教育强国贡献力量。
活动中,胡明宇老师结合自己申报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的经历,从课堂教学设计、教育教学方法以及如何抓住学生的心等展开讲述。他特别强调人工智能背景下,教学一定要结合学科交叉,要关注社会热点,走在时代前沿,和学生同频共振,关心学生所想,关注国家所要,学生的到课率、抬头率和点头率自然就高了。付亦宁老师从教学的困惑、大学与中学教学的本质差异以及教学的核心工具等三个方面与大家分享了自己参加微课大赛的经历,特别强调要充分运用智慧树、雨课堂等新媒体技术赋能课堂教学,并就青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容易遇到的问题提出了解决问题的7个小宝典。
余庆老师认为,教学工作很重要,一方面我们要遵守教学规范,同时也要学会运用新媒体技术来辅助教学;黄建平老师表示,教学是一个教学相长的过程,自己也一直在整理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探索提高教学质量的方法和路径,今天的讲座给了自己很多启发和帮助;杨泽旸、顾秀林和王楚珺老师分别从认真备课、及时更新教学内容、注重教学方法、注意和学生多沟通交流以及充分运用AI手段赋能教学等方面谈了自己的学习体会。此次活动干货满满,专家分享既解了教学困惑,又拓宽了思路,未来将把所学转化为教学实践,持续提升育人能力。
教苑·师说是全面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弘扬教育家精神的具体实践,是厚植尊师重教文化和帮助青年教师尽快发展的重要举措,不仅为青年教师搭建了优质成长平台,更推动《教苑・师说》成为学院赋能教师发展、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载体,为后续教育教学提质奠定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