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增强党员教师的使命感与凝聚力,9月26日下午,教育学院与苏州大学教务处、创新创业学院联合党支部、体育学院本科生党支部携手共同开展“尊师暖情谊 光影砺初心”主题党日活动。活动以“党纪学习+政治生日+联合观影”三位一体形式展开,让党建教育既有力度,更有温度。

活动伊始,教务处副处长、纪检委员资虹领学作风建设重要论述,强调要把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作为长期任务,坚持清正廉洁、勤俭节约。她结合教育教学实际,勉励党员教师把纪律意识融入课堂、把优良作风写进育人实践,以实际行动回答“立德树人”的时代考卷。

全体师生党员共同观看了纪录影片《窗外是蓝星》。影片带领大家走进浩瀚宇宙的探索历程,感受航天精神的力量。镜头掠过航天员凝望蓝星的身影,也掠过在座每一位未来教育者的内心。观影结束,师生齐聚一堂,在宇宙光影的震撼与沉浸式体验中,开启了一场科技与文化交融的深度对话,让航天精神在基层土壤中悄然扎根、传递能量,感受“宇宙尺度”的育人启示。

“失重环境下的知识传递,正是人类对学习边界最勇敢的探索。”教育学院黄夏怡率先开口,她把影片比作“震撼心灵的育人课”,认为那抹深邃的蓝映照出教育工作者的永恒使命,“既要让孩子扎根大地,也要鼓励他们仰望星空”。

陈璐接过话题:“出舱作业时,航天员紧盯安全绳、反复确认参数,这份严谨务实就是最真实的航天精神。”在她看来,所有向星辰的奔赴都源于对脚下土地的热爱与担当,“未来我们站在讲台上,也要把这份较真与牵挂传递给学生”。

杨乐则看见了“太空课堂”的无限可能:“影片为我们打开了一扇窗——教育的视野可以如此辽阔。”她希望自己日后不仅能传授书本知识,更能“为孩子们打开一扇扇望向世界的窗,点燃他们探索未知的好奇与勇气”。

朱鲍把焦点放在“教育的未来性”:“‘天宫课堂’打破时空壁垒,将抽象知识转化为直观体验,这正是教育创新的方向。”她笑称,从孩童“摘星星”的期盼到文明远征的延续,教育者的任务便是“为人类迈向深空种下希望的种子”。

徐菲阳的发言把讨论推向情感高潮:“影片里大人最终陪孩子仰望星空,这一幕让我想到教育者的温度。”她说,“教育不是磨平棱角,而是搭建桥梁;我们要以包容为基,让每个‘异想天开’都成为成长的星火。”

一句句真挚的分享和感言,让航天精神不再停留在浩瀚宇宙,而是落在每位师范生未来课堂的粉笔尖上。党员教师们纷纷表示,同学们的新鲜视角同样是一面镜子,提醒自己要永葆“仰望星空”的青春姿态,把个人奋斗融入时代发展,为教育事业和民族复兴贡献智慧与力量。

此次主题党日活动,通过党纪学习强基固本,通过温情关怀凝聚人心,通过师生共话激发担当,上了一堂生动的“行走的思政课”,切实增强了师生党员的责任感与归属感,激励全体党员将个人奋斗融入时代洪流,为民族复兴伟业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