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引导广大青年学子从优秀的影视作品中汲取信仰的力量,为走好未来人生道路筑牢坚实的精神根基。10月22日,“信仰照亮青春路:从《归队》谈当代青年的精神‘归队’”苏州大学信仰公开课校级示范课在独墅湖校区1005幢演播厅举办。
中国内地知名导演臧溪川,知名演员郭晓明,苏州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查佐明,教育学院党委书记宋清华等学院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成员,教育学院专业教师代表、团学老师出席本次活动。参加活动的还有校院“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秋季班学员、教育学院2025级新生代表。
查佐明在致辞中从时代背景与青年使命出发,深刻阐释了“精神归队”的丰富内涵,寄语在场学子要永葆一颗如《归队》主角般“风雨不侵的赤子心”,磨砺一颗如剧组创作般“精益求精的奋斗心”,奉献一颗如作品内核般“服务集体的为民心”。

现场,查佐明向臧溪川颁发了学校“信仰公开课”导师聘书。

公开课上,臧溪川带领同学们一同回顾了由国家广播电视总局重点指导的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重点电视剧《归队》的多个精彩片段,臧溪川结合剧情脉络与创作初心进行了深入浅出的分享,让同学们对《归队》的创作背景、“精神归队”的时代意义,以及青年如何在现实中坚守信仰,有了更深的理解,同时也激发了许多新的思考;演员郭晓明通过对角色命运的细腻解析,展现了抗联小队在价值多元时代寻找精神归宿与信仰坐标的心路历程。“每一代人都有每一代人的长征路,而信仰就是我们前行路上最明亮的灯塔。”臧导深情分享了他的创作初心,并勉励青年学子,在信息爆炸的时代更要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于纷繁复杂中保持清醒,最终完成个人精神的庄严“归队”。

互动环节中,现场气氛热烈。教育学院师生围绕作品创作、现实困惑等话题与臧导展开深入交流。

教育学院党委书记宋清华在总结中充分肯定了本次公开课的成效,她强调信仰应当融入日常实践,精神“归队”需要持之以恒地修炼。

本次公开课以影视艺术为媒介,将抗战精神与青年信仰教育深度融合,为同学们呈现了一堂生动精彩的“信仰公开课”,更是一堂启智润心的“大思政课”。期待广大学子将今日所学所感转化为矢志报国的实际行动,从《归队》的精神谱系中汲取力量,在实现民族复兴的赛道上奋勇争先,努力成长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贡献青春力量!
